3月23日至4月10日,我院组织2022级与2024级美术学专业近300名学生,在9名专业教师带领下赴苏州甪直、荡口古镇开展写生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实践创新深度融合艺术采风与思政浸润,将专业能力培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以青春视角解读江南文化密码,用画笔传承红色基因。
在甪直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在荡口古镇的枕河人家前,教师团队创新教学方式,将思政课堂搬到写生现场。邹东升院长在指导学生描绘古镇古桥时,以建筑为载体讲述党史故事:“这座通济桥始建于明代,抗战时期曾是地下交通站,桥身的弹孔痕迹见证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我们要用画笔展现它们承载的历史厚重感。”在王莘故居,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回荡在雕花门楼间,师生们通过情景教学重温词曲创作历程,集体合唱环节将爱国主义教育推向高潮。
此次获得是美术与设计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实践。学院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模式,将江南水乡的建筑美学、非遗文化、革命遗址转化为鲜活教材,让学生在丈量古镇肌理中感悟文化自信,在描绘市井烟火中厚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