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应美术与设计学院邀请,中南民族大学博导柏贵喜教授在艺术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田野中的传统手工艺:工艺文化传承保护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伟主持,学院2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柏贵喜教授围绕传统工艺文化的概说、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的保护、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保护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柏贵喜教授从各民族地区的漆器、银器、扎染、刺绣、手工造纸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入手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他表示受自然条件、生存活动内容、方式及信仰风俗方面的影响,传统工艺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并就为什么传承传统手工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柏贵喜教授强调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文化结晶并不可再生。他结合传统手工艺现阶段发展情况对手工艺传承保护的几点思考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现阶段传统手工艺传承是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参与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目前手工艺处于濒危状态,存在制度设计和实施不足、传承后继乏人、民间参与不足等问题,呼吁大家积极传承保护传统工艺文化。在互动环节,在座师生积极发言提问,与柏贵喜教授进行学术探讨。讲座持续三个小时,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反响热烈。
柏贵喜,男,安徽寿县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点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国家民委领军人才(2014),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专家(2009),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008)。历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长、社会科学处处长、研究生院院长,现为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要素图谱研究》(2017)一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主持完成国家民委重大科研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各类著作十余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十余次。
李亚奇/供稿 黄江文/摄影 饶海虹/审核